寺廟里的石碑為數(shù)多,它們多立于之前,中軸線的兩側(cè)。碑上多刻記與寺廟有關的事跡,包括寺廟性質(zhì)、建廟過程、寺廟興衰等等。有的寺廟由于歷史悠久,記載這些內(nèi)容的石碑數(shù)量增多。例如山東泰山下岱廟是歷代帝王祭拜泰山,舉行封禪大典的地方,傳說開始于秦漢,如今廟內(nèi)建筑雖然多為明、清兩代所建,但自古留下的石碑卻多達150余座。其中有珍貴的泰山秦碑,刻有唐代詩人杜甫名詩“望岳詩”的“望岳碑”等。
在生活中,我們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石碑,有簡單樣式的石碑,也有像照壁樣式的石碑,還有龜馱石碑。石碑,是用作紀念物或標記的豎石。多鐫刻文字,意在垂之久遠。
石碑是立在宮殿、陵墓或寺廟中記事的石塊。一般由碑首、碑身、碑座三部分組成。常見雕刻石材,有花崗巖、青石、漢白玉等石材。石碑既有記事、記人的功能,在歷史的長河中,就具有記載歷史的價值。由于書寫文字的紙張、布絹以及早期的竹簡、木簡都沒有石材堅實,所以盡管石碑文字不可能長而全,但它仍具有驗證和補充歷史的重要作用。
石碑的大小形狀
立的石碑大小也是有講究的,過大過小都不宜,一般大小范圍是低不過腹,高不過頸,直觀并不是越大越高就越好的。墓碑形狀,一般來說是長方形的。但是現(xiàn)在也有追求美感,興起藝術墓碑的,造型多樣,不管用哪種碑形,不能太窄或是太寬,好是能夠配合墓地大小來定,要看上去很協(xié)調(diào)匹配,不能看上去很突兀。
墓碑墓群所選用的石材講究純度、耐久、防腐蝕防風化無裂痕,在室外放置是否能風吹日曬?;◢弾r大理石,作為一種顆粒狀的天然石材,無疑滿足了以上各種要求。
在以前古代人都喜歡用純白色的漢白玉大理石制作花崗巖,因為純潔無暇,素雅。然而時間證明了這種材料制作的墓碑實在是相對不適應在外面,因為漢白玉相對密度較小,在風吹雨淋中放置時間長后容易被氧化,表面易發(fā)黑,嚴重時會有被腐蝕表面?,F(xiàn)在隨著各地新品種石材的發(fā)現(xiàn),具有高硬度和亮度的花崗巖大理石逐漸代替了這種漢白玉墓碑,并且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追求。在這些花崗巖墓碑中,紅色代表著墓葬主人的尊貴及其火紅的年華;芝麻白的套墓則代表著墓葬主人淡雅、絢爛的一生;在國內(nèi)常用的山西黑墓碑象征著莊嚴、肅穆、對逝去故人的深切緬懷。